欢迎您访问五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!
今天是: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> 监督视窗 > 一府两院
关于基层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
字体【 】  编辑日期:2018/4/25    编辑:admin    阅读次数: 次    [ 关 闭 ]
——2018年4月25日在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
五河县卫计委
    
主任、各位副主任、各位委员:
   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,现将我县基层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情况报告如下:
    一、我县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总体情况
    近年来,在县委、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下,我们紧紧围绕“保基本、强基层、建机制”的工作目标,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线,突出工作重点,强化统筹协调,坚持问题导向,积极探索创新,基层卫生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。
    截止2017年底,全县共设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设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9个,其中,二级综合医院5所,基层卫生机构205个,全县社会办一级以上医疗机构9所。二级以上医院中:县属公立医院2所,社会办医疗机构3所。全县拥有床位数2478张,每千人拥有床位数为3.5张。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349人,其中执业(助理)医师799人、注册护士1017人,每千人口卫技人员、执业(助理)医师、注册护士指标分别为3.1、1.1和1.4人。
    2017年全县年均总诊疗人次为277.1万,出院人次为7.96万,县级医院“三费”控制同比降幅5.26%,实际补偿比同比上升4.61%,县域内就诊率84.75%,同比增长2.5%。
    二、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
    (一)实施“三同步”,推进公立医院改革。一是取消药品加成,破除医院逐利机制,促使医生回归看病。二是调整服务价格,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。2017年县级公立医院技术性业务收入(医疗收入减 耗材和药品收入)同比增加28.41%;大型检查收入同比下降14.75%,收入结构得到优化。三是实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,单品种药价降20.88%,打包带量采购药价平均降幅15%,有效降低了药价,药占比降幅达五个百分点。
    (二)探索“三联动”,规范诊疗服务行为。一是医保联动全面实施医保总额预算管理,推出153个病种按病种付费。将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、120院前急诊急救医疗费纳入医保、新农合支付范围。二是医疗联动,全面开展处方点评工作,规范医疗服务和医生行为建立药品使用警示和医师约谈制度,叫停20种超高用量的临床辅助药品。加大“53种疾病不输液”规定的督查力度,追究违规医院和医生的责任。三是医药联动。积极推行药品供应“两票制”,优化配送结构,配送企业由原来的100多家压缩至16家,提高了药品配送质量。
    (三)夯实“三基础”,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一是夯实医改基础,基层卫生院全面取消“收支两条线”,激发了运行活力,经营自主权重新回归,医务人员积极性明显提升。2017年,住院人数同比增加19.1%。二是夯实服务基础,大力培养乡村医生,提升基层服务能力,积极组织乡村医生参加全市五年轮训计划,已完成二个年度92名乡镇卫生院骨干、120名村医的培训任务。三是夯实建设基础,持续推进“三个创建”,强化基层医院内涵建设,4家乡镇卫生院荣获国家级“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”称号,4家村卫生室荣获省级“群众满意村卫生室”称号。
    (四)建立“三通道”,增强基层发展活力一是建立医共体,打通分级诊疗绿色通道。全县规划建设以县医院、县中医院、五和医院为核心的医共体,进一步完善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下联动、分工协作机制。目前,三家医院与全县14家乡镇卫生院签署合作协议,县、中两院分别托管4家中心卫生院,组建紧密型医联体,实行人、财、物统一管理。通过实施优质医疗资源下沉、优质医疗资源共享、远程诊疗服务、一体化管理等一系列改革举措,全县医共体建设已具雏形。2017年县级医院帮扶乡镇卫生院投放DR设备6台、救护车4辆,下派技术骨干驻点20名、坐诊2160人次、带教查房122次,浍南卫生院、东刘集卫生院逐步恢复外科手术。二是推行新农合基金按人头总额付费,按照“总额控制、季度预拨、年终决算、超支原则不补、结余留用”原则,让医疗机构主动控制医疗费用、节约资金支出。三是建立内部绩效分配机制。建立以服务数量、服务质量、服务满意度等为主要指标的绩效考核体系,重点对合理用药、合理检查、合理使用耗材以及优质服务等实行绩效考核,医院人均收入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幅度提高,人员经费占业务支出比达到32%,县中医院改革方案纳入省医改“五项创新”项目。
    (五)破解“三难题”,健康扶贫工作渐显成效一是解决“看得起病”问题。实行“两免两降四提高一兜底”政策,贫困人口通过综合补偿后,剩余部分合规医疗费用实行351兜底保障,切实降低因病返贫风险。二是解决“看得上病”问题。以建档立卡数据为基础,精准识别保障对象,对全县40035名贫困人口,实行分类健康干预,疾病分类救治。建立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的结算机制,实行“一站式”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服务。设置健康扶贫病房,保障贫困人口看病需求。三是解决“少生病”问题。针对贫困人口,落实疾病防控和健康扶贫措施,实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,强化贫困家庭儿童营养改善、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、妇女“两癌”筛查、优生健康检查等健康项目实施,开展健康宣教和健康百屋建设,降低疾病发生、发展风险,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。2017年,贫困人口享受“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”综合医保政策136487人次,各类综合医保补偿资金6756.3万元,政府兜底81.64万元、补充医保103.06万元;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率90.2%,住院实际补偿比达到90.5%。
    三、存在问题
    (一)医疗资源总量不足、分布不均全县每千人口床位数、执业(助理)医师、护士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规模总体偏小,学科建设不完善,高精专不够,权威型、专家型医疗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少,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发挥不充分。同时,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县级医院,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,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差距明显,医疗服务能力与群众需求还有较大距离。
    (二)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匮乏全县卫生人才总体不足,流失比较严重,新招聘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工作,引进人才工作存在一定难度,基层医务人员务实进修、转岗培训等也因人员紧缺难于有效落实,导致专业技术人才结构和梯度均不合理。乡村医生队伍结构老化、文化程度偏低等现状制约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。
    (三)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较慢。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还未显现,牵头医院对基层医院的帮扶力度不大,县、乡医疗技术力量薄弱,基层远程医疗设施非常落后,在县级医院本身人手不足的情况下,1-2家县级医院很难将全县的乡镇卫生院都全部“带”起来。乡镇卫生院在收入分配方面的激励政策不够,技术骨干的积极性尚未全面释放。
    四、下一步工作打算
    (一)以内涵建设为重点,加强县级医院龙头建设一是深化拓展与三级公立医院的合作,建立各种形式的医联体,进一步提高医院和专家诊疗能力和水平,推动医院实现科学化、精细化、规范化管理,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供给能力。二是加强重点科室特别是心内科、介入科、肿瘤科等区域高发病、县外就诊率较高的疾病临床专科建设,补齐县级医院治大病的“短板”,满足县域内就诊治疗的需求;三是继续完善医保付费总额控制,推进“临床路径+按病种付费”制度改革,严把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控制,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。
    (二)以机制改革为抓手,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。
    一是根据乡镇卫生院服务人口数量及服务能力现状,合理设定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,重点打造乡镇中心卫生院,依托紧密型医共体建设,发挥县级医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,以人才、技术、重点专科为核心,促进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向中心卫生院集中,全面恢复外科一、二级手术,力争完成中心卫生院等级创建任务。
    二是加大基层人才队伍培养。有计划、有步骤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参加全科医生培训,合理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高、中级岗位比例。鼓励基层在岗医生通过参加符合执业准入政策的高等教育,提升学历层次,符合条件后参加相应执业医师考试合格者,由所在单位对其学费予以一定补助。
    三是建立灵活用人机制。按照“县管乡用”原则,由医共体牵头医院根据乡镇卫生院岗位空缺、服务需求等情况,面向社会自主招聘医技人员,纳入县级医院统筹管理签订聘用合同,确定分配去向,按规定落实岗位及工资待遇,解决基层人才招聘难题。四是开展“群众满意村卫生室建设”,有序推进村卫生室改扩建工程,改善群众就医条件,全面推行村卫生室“院办院管”,严格考核奖惩,规范诊疗行为。
    四是强化责任担当,促进县级牵头医院落实主体责任,加大技术帮扶力度,大力开展共建科室、帮扶坐诊、手术示教、带教查房、进修学习等活动,提高乡村医务人员对常见病、多发病的诊疗能力。加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建设,规范签约形式、服务内容,探索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与新农合医保基金“打捆”,由医共体统一管理和考核,实现医防“同向激励”,县、乡医院“捆绑”发展。
    (三)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,改善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建立县、乡两级区域远程心电、影像、远程会诊系统,打开信息渠道,实现上下互通,发挥信息技术在提升基层能力方面的作用。进一步完善基层卫生应用信息系统,建立卫生信息平台,实现卫生计生一网覆盖、居民健康一卡通用、健康信息资源统一融合、健康数据共享交换,逐步建成互联网+智慧卫生、智慧健康体系,畅通信息共享绿色通道,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医疗需求和健康需求。
分享到:
Copyright ©2014 五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. 技术支持:龙讯科技
皖ICP备05012013号